这句话,特朗普重复了400多次!******
中新网2月2日电“同样的答案”“同样的答案”“同样的答案”……
近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曝光了一则美国前总统特朗普2022年8月就其财务欺诈调查接受检方取证的视频。令人意外却又似乎在意料之中,特朗普作出了上述回答。
据统计,为了拒绝回答有关提问,他援引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的规定,竟然多达400余次。
“不用就是傻瓜”
2022年8月10日,特朗普现身位于曼哈顿的纽约州总检察长办公室,在宣誓后接受了大约4个小时的取证。CBS公布的这段视频时长大约有37分钟,包含部分证词记录。
在会议室里,特朗普身着深蓝色西装、红色领带,佩戴美国国旗徽章,坐在摄像机前。他首先“礼貌”回答了纽约州总检察长詹乐霞提出的开场问题。
当詹乐霞问他是否熟悉作证规则时,他回答说“是的”。
CBS称,初步提问结束后,特朗普有机会宣读一份准备好的声明。他以一句外界颇为熟悉的话语开场:“这是我们国家历史上最大的政治迫害。”
他还称詹乐霞是“一个叛逆且失控的检察官”,并指责其办公室调查他的财务行为调查带有政治动机。
特朗普在视频中还说,“整件事非常不公平。任何在我这样处境的、不援引第五修正案的人都是傻瓜,绝对的傻瓜。”根据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的规定,任何人不得被迫自证其罪。
他补充说,根据律师的建议,“依照美国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和特权,我恭敬地拒绝回答提出的问题。”
“这将是我对任何进一步问题的回答。”
“同样的答案”说了400多次……
随着质询正式开始,特朗普不停援引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进行回答,并持续大约4个小时。
美国司法部长办公室高级执法律师凯文•华莱士透露称,这次作证“很冗长”,而且“显然,我们不同意其中的很多描述”。
华莱士甚至不得不告诉特朗普,他可以说“同样的答案(Same answer)”,以“加快速度”。
根据纽约总检察长提交给法庭的文件,在完整的质询过程中,特朗普不仅照着这样做,且次数多达400余次。
在其中一个提问环节,华莱士询问特朗普自2011年以来每年提交的财务状况报表状况。
“文件所载的估值反映了虚假和误导性的估值报表。对吗?”华莱士问。
“同样的答案(Same answer)。”特朗普回答。
华莱士又问,“知道”这些文件“包含虚假和误导性陈述”吗?
“同样的答案(Same answer)。”特朗普回答。
美媒注意到,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特朗普双臂交叉、身体前倾,似乎还研究起了华莱士交给他的财务文件。
当华莱士抛出有关特朗普集团前首席财务官魏塞尔贝格和现任公司主计长杰弗里•麦康尼的问题时,得到的答案仍一样。
“至少从2005年至今,你们与魏塞尔贝格和麦康尼一直有项持续的协议,他们将在财务状况报表中包括基于虚假和误导性假设的估值,作为夸大报告价值的手段。对吗?”华莱士问道。
特朗普再次回答,“同样的答案(Same answer)。”
据CBS报道,作证结束后,特朗普发表了一份公开声明,称他行使了宪法第五修正案的权利,拒绝作答。特朗普的一名律师则拒绝对公布的这段视频置评。
“无止境的政治迫害”
多年来,纽约曼哈顿地方检察官办公室对特朗普及其家族房地产业务展开了一系列调查。
民主党人詹乐霞要求法院禁止特朗普及其三个成年子女经营任何一家总部位于纽约的公司,并寻求对他们处以至少2.5亿美元的罚款。审判日期在10月2日。
此前在1月,特朗普集团则已因“实施一项长达15年的税务诈骗”被判处罚金160万美元。此外,特朗普集团前首席财务官魏塞尔贝格还被判刑五个月,罪名是参与税务欺诈计划。
特朗普集团否认有任何过错,并表示将提起上诉。
特朗普集团在声明中称,“这些出于政治动机的检察官将不惜一切代价抓捕特朗普,并延续从他就任总统之日开始的无止境的政治迫害。”
目前,特朗普还被牵扯进多项刑事和民事调查,涉及干预2020年总统选举计票、机密文件处理不当等。特朗普频繁抨击这些调查受政治驱使。
世界需要怎样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全球治理成为共识****** 中新社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世界需要怎样的人工智能?12月4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的2021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上,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思想领袖和实践者线上线下“云”集一堂,共商人工智能发展大计。论坛开幕式上,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和学术界代表就对人工智能的国际合作、全球治理形成共识。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秘书长技术事务特使办公室主管官员玛丽亚·弗朗切斯卡·斯帕托利萨诺表示,人工智能是联合国秘书长发布的《数字合作路线图》中提到的关键数字挑战之一。作为一项能够带来真正变革的技术,人工智能的应用也伴随着严峻挑战。在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益处的同时,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更好的引导与合作。 她说,联合国秘书长在《我们的共同议程》报告中强调了要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监管,提议要建立一个由多重利益攸关方参与的全球人工智能合作新机构,特别强调要纳入全球南方国家及其观点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共同努力建立普惠包容、反应迅速、且行之有效的全球合作架构,以此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各项挑战”。 中国科技部副部长李萌指出,中国秉持科技向善,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治理。他认为,未来,人工智能治理要倡导敏捷治理理念,实现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的平衡;倡导包容共享理念,实现不同群体共享智能红利的平衡;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智能化与绿色化的平衡;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差异发展与合作共赢的平衡。 在中国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看来,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驱动下,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变革;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的驱动下,产业的生产方式将发生深刻变革,人工智能还将深刻影响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她说,中国工信部已组建智能传感器、智能网联汽车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北京等8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等,未来还将携手相关各方,在共促人工智能持续健康发展、共建包容共享的人工智能治理规则、共创国际合作新局面等方面大力合作,为推动人工智能国际治理体系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图灵奖得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指出,随着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的相互嵌入,保持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协同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做好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应用与治理之间的平衡。然而,人工智能对数字经济时代的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也提出挑战,不断精进的算法、高效的算力和隐私保护是人工智能理论的新方向。他认为,“平衡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建构,将进一步释放人工智能的潜能,更大程度地保证人工智能的安全性。 作为本次论坛国际支持机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表示,人工智能在疫情应对、抗击气候变化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存在算法偏见和侵犯个人隐私等风险。随着人工智能应用在世界各地愈加普及,需要就公平道德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构建路径达成共识,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因此,要确保围绕人工智能开展的对话真正具有全球性,让每个国家都有机会发声。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技术,智能时代的‘大门’已经缓缓开启。”论坛主办方、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指出,人工智能治理必须协同多元主体、兼顾多维目标、融合多元价值,加强全球合作与对话,构建平衡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大学作为人类科技文明的重要策源地,不仅要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技术前沿努力突破创新,也要践行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塑造良善的人工智能价值与伦理,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工智能国际治理体系。 他说,清华大学高度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和教育,已先后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产业研究院、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智能社会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将继续发挥多学科优势,努力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盈彩地图 |